國內資訊
城市意象理論
城市意象理論是借助于認知心理學和格式塔心理學方法的城市分析理論,其分析結果直接建立在居民對城市空間形態(tài)和認知圖式綜合的基礎上。1960年凱文,林奇在這一領域推出了開拓性的研究成果。
1.意象
意象原是一個心理學術語,是認知主體在接觸過客觀事物后,根據感覺來源傳遞的表象信息,在思維空間中形成的有關認知客體的加工形象,在頭腦里留下的物理記憶痕跡和整體的結構關系。城市意象理論認為,人們對城市的認識及形成的意象,是通過對城市的環(huán)境形;體的觀察來實現(xiàn)的。城市形體的各種標志是供人們識別城市的符號,人們通過對這些符號的觀察而形成感覺,從而逐步認識城市本質。
2.貢獻
貢獻使認知地圖和意象概念運用于城市空間形態(tài)的分析和設計,并且使人們認識到城市空間結構不僅是憑客觀物質形象和標準,而且要憑人的主觀感受來判定。
3.方法
方法是為了達到認知目的而采取的手段,通常有以下幾種:
(1)請人默畫城市意象和簡略地圖;
(2)面談或書面描述;
(3)做簡單模型。
被測試者要達到一定數(shù)量以便對調查內容進行歸納、概括,找出心理意象與實際環(huán)境的關系。
認知意象還對城市空間環(huán)境提出了兩個基本要求:易認識性( Legibility)和可意象性(Imaginability)。前者是后者的保證,但并非所有易識別性的環(huán)境都能導致可意象性。
文章出自市政設計www.moxiesriversiderentals.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